【記者李叔霖/台北報導】台灣新生報 2015511

 

所謂腸沾黏是指腹膜發炎導致纖維蛋白性沾黏,以致於腸壁與鄰近組織結合在一起。中醫師陳玫妃表示,進行腸道、腹腔手術的病人常會見到腸沾黏情形,中醫療法以通腑攻下為主,加上其他治法、中醫保健,如此即可改善不適症。

 

陳醫師指出,沾黏後造成腸道蠕動困難,沾黏嚴重會使得腸道阻塞,臨床上常見患者出現腹脹、腹痛、脹氣、嘔吐、便祕等症狀,若是沾黏部位較高,還可能造成嘔吐、噯酸等症狀。噯酸是指吐酸水,亦即胃酸從胃裡湧到嘴巴。

 

陳玫妃醫師進一步指出,善用枳實、厚朴、大黃等活血、理氣類中藥材,有助於促進腸子蠕動;使用金銀花、紫花地丁、敗醬草等清熱類中藥材,可以起到清瀉腸熱作用;利用麥門冬、天門冬、火麻仁等滋陰或潤下類中藥材,具有潤腸通便作用。

 

出現血鬱、氣滯於腸腑,應予以活血、理氣、通腑,適合用木香檳榔丸;若是脾胃較虛、較寒,盡而導致脾虛,這時候應予以溫經、散寒,適合用理中湯;如果需要補氣、健脾,以便增強腸胃道機能,適合用香砂六君子湯加上黃耆。

 

民眾也可以肚臍為中心進行腹部按摩,從左邊採順時針方向按摩,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,按摩時注意方向、順序,先從左上腹開始,然後按至左下腹、右下腹、右上腹,再回到左上腹,這些動作可以促進腸道蠕動。

 

建議民眾儘量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,少吃冰冷類、生冷類食物,避免造成脾胃虛寒。平常還可以飲用麥門冬通暢飲,可望清熱潤腸、幫助腸道蠕動,需準備枳實2錢、厚朴2錢、麥門冬3錢、黃芩2錢,泡水洗淨後放到杯中,用熱水沖泡放溫涼即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玫妃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