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台灣新生報刊登於

6/9中醫藥版「話題專欄」

血液循環不佳下肢易水腫


【記者鄭綿綿/台北報導】下肢水腫常與血液循環差有關。中醫師陳玫妃表示,當正常人的皮膚會有一定的彈性,用手指按壓會有凹陷,放開時會自然恢復原狀,但如有水腫狀況時,用手按壓、放開,不會立即恢復,而會有凹陷的現象。中醫認為,下肢水腫與下肢經絡不通,心盛陽虛,與氣血兩虛有關。

  
中醫師陳玫妃表示,通常下肢水腫的原因包括:局部血液循環不良,如下肢靜脈曲張,導致水分積聚在下肢,造成下肢水腫。或股靜脈的瓣膜破損,導致下肢不易回流到心臟。以及久站或久坐,長時間下肢保持不變的姿勢,而使得血液積流在下肢,造成水腫。以及心臟衰竭,無法將下肢血液正常送回。或是腎功能不好,導致水份的代謝不好。通常早期水腫會有體重增加、排尿量減少、夜尿,鞋子變小、晨起會有眼皮腫脹的現象,以及手腳屈伸緊繃的感覺。中醫認為,與下肢經絡不通,心盛陽虛,與氣血兩虛有關。

  
在辨證治療方面,陳醫師表示,針對心陽氣虛,可用益氣強心的藥方,如聖愈湯。心盛陽虛者,可用溫補腎陽的藥方,如濟生腎氣丸。而氣陰兩虛,可用益氣養陰的藥方,如生脈散。若為氣虛血瘀者,可用補氣行瘀的藥方,如補陽還五湯。針灸治療部分,若有腎陽虛較為明顯,可灸氣海、關元穴。若有下肢血瘀的現象,可針灸豐隆、三陰交、足三里穴。醫師建議,應避免長期久站久坐,最好在一段時間久站久坐後,活動一下。或平時睡覺前將腳抬高,促進下肢循環、回流。且勿憋尿,多運動,促進身體下肢血液循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玫妃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